明末海商

明末海商(兴一,刘娟,那也)已完结,明末海商已完结

  • 编辑:大萝卜 类别:古言 状态:已完结 点击:3528 主角:兴一,刘娟,那也
  • 发表时间:2024-09-13 08:58 风昇著

名字是《明末海商》的是作家风昇的作品,讲述主角兴一,刘娟,那也的精彩故事,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 “不想这肥皂确是如此简单,第一次见之,我还以为是什么稀罕物呢,今日不是亲眼目睹,真是难以置信,之前洋人一个肥皂卖我百两,千...

收起 展开

最新章节(第9章 说服父亲(2827字))

全部目录
  • “不想这肥皂确是如此简单,第一次见之,我还以为是什么稀罕物呢,今日不是亲眼目睹,真是难以置信,之前洋人一个肥皂卖我百两,千两白银,简首太黑了,我就按此定价,他们怎么赚我的钱,我就怎么赚他们的钱”

    李兴放下了手中肥皂,愤愤不平的说道。

    “父亲难道没想过薄利多销吗”

    李韬见李兴有些愤恨,也上前劝慰道。

    “薄利多销?我儿有何想法,可细细道来”

    李兴有些不明白李韬的意思,便问道。

    “以父亲所言,洋人所贩卖肥皂需百两,千两一块对吧”

    李韬问道。

    “当然啊,这有何问题吗”

    李兴心中有些疑惑的看着李韬,又问道。

    “其实父亲有一件事不知道,洋人有两种树,一种名油棕树,一种名橄榄树,他们会产两种油,油棕树的棕榈油和橄榄树的橄榄油,这两种油极其便宜,产量极大,就与我华夏的桐油树所产桐油和漆树所产漆油一般,就如孩儿所用桐油制肥皂,就这原料来说,肥皂并非什么高档货,真正让洋人贩卖得贵的,除去肥皂所用碱,就是这烧碱洋人多是天然的,加上从泰西经海路东运,自然要贵上许多”

    “不过孩儿有方法可以大批量生产纯碱,烧碱,加上桐油,漆油非常便宜,我们还能想办法从洋人手中购买油棕树,橄榄树,洋人都是见钱眼开之辈,特别是泰西洋人之中有一伙生活在一个叫尼德兰地区的人,更是只认钱和利润的商旅之徒,我们只要给钱,他们必然会卖给我们这两种树的树苗”

    “我们在以此试种,扩种,加上这可大批量生产,合成的纯碱,烧碱,那我们的肥皂利润甚至可以低到十两,几两,甚至几钱,几分银的成本价,每一块我们也不赚太多,一块赚他一两,或者几钱,几分即可,想想天下汉人何止亿万,那些个洋人再少也得数千万吧,还有南洋,东洋,东北,大漠,西域,河中,西洋,西昆仑等地的人,怎么也有几千万吧,一块肥皂几分,几钱,最多几两,哪怕是最为贫穷的家庭也买得起”

    “同时肥皂属于易耗品,消耗品,用完还可再买,想想这样的销量,就肥皂一块,孩儿估计哪怕一块肥皂只赚一钱银,要是能够卖到全天下,全世界,我们每年都会进账何止亿万两,薄利多销,不正是在此吗”

    “更别说材料,原料被我垄断,控制,纯碱,烧碱只有我们会合成,生产,就算以后有人掌握了大工业合成纯碱,烧碱的技术,但我们利润只有一钱,他们卖贵了根本竞争不过我们,卖便宜了研发成本也收不回来,到时候不还是我们做主,我们占主流吗”

    李韬向李兴介绍着自己的想法。

    而李兴只听得两眼放光,心中大喜过望。

    虽然李韬所言有很多李兴并没有听懂。

    但大概意思,李兴还是明白了。

    所谓薄利多销,也就是如今成本不高,一块肥皂最多也就几钱,几分的成本,甚至一钱,甚至一分的利润,那天下最贫苦的人,也能购买得起。

    而肥皂可是易耗品,洗澡,洗衣服消耗得非常快,而这肥皂一看就比洋人的肥皂更好。

    洋人卖几百两,上千两,而我则只卖几钱,几分银子。

    这优势可谓一目了然。

    卖得多了,获得也就多了,这不正是薄利多销吗。

    不想我儿才十五岁,居然就懂得这么多,真是天赋异禀啊。

    看来这次还真是因祸得福了啊。

    我李家如今虽然也算广州大户,富甲一方,但与中原那些真正的富商比起来,那还差得很远呢。

    可要是有这肥皂,加上我儿这薄利多销的思想,更别说还有这可以炼制铁水的新式高炉炼铁炉,转炉炼钢技术。

    我李家成为天下最富有之家,那也是早晚的事。

    天下巨富,舍我其谁。

    这可真是祖宗保佑啊。

    “好我儿妙言,我心甚慰也”

    李兴拍了拍李韬的肩膀,笑道。

    “不过这之中又一个问题”

    李韬只觉心中一暖,看来李兴也对自己有所认可啊,那就趁热打铁,想办法说服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哦,我儿有何问”

    李兴听后,笑道。

    “只要肥皂问世,我敢保证,三五年内我们李家必成天下最富有之家,但朝廷或许不愿意见我们这样的巨贾,想想洪武之时的沈家,还有永乐之时的邓家等等,对于这种巨富,巨贾,朝廷可从来不会手软啊,更别说肥皂问世,我们就首接抢了洋人的生意,洋人绝不会容我们,父亲或许见识过那些弗朗机人的坚船利炮,他们能够不远万里来到华夏,就绝非泛泛之辈,更别说我们富可敌国,富甲一方,必然引起其他家族的记恨,嫉妒,他们也绝不会眼看我们发家致富,必然从中作梗,从中阻拦,所以这些我们都必须要想办法应对才是”

    李韬向李兴拜道。

    “这一点我儿倒是说到点子上了”

    李兴捋了捋胡须,坐在了一边的石椅上。

    “不过我们不与朝廷为敌,知府大人和布政使大人又常年受我家恩惠,孝敬,想朝廷不会对我们家怎样,那些个洋人都是一群蛮夷之辈,而我们李家组建的下南洋的护卫队就有两千人之多,靠这些人,足可保证商队的安全,至于其他那些人的嫉妒,就让他们嫉妒去就好了,我也不是吓大的,我李家还怕他们不成”

    李兴笑道。

    “父亲所言不无道理,但有些事可不能一概而论啊,如今朝廷虽然强大,但我看来却是内忧外患,外强中干,西北的宁夏,东北的女真,大漠的蒙古,西南的缅甸,西川的播州,都是如今大明朝廷的祸害,未来必有大战爆发,内部各地山民,流民,逃户遍地,百姓生不如死,叛乱不断,朝廷昏聩,各地官吏大肆敛财,收取贿赂,这一点父亲应该最为清楚,一但大明朝廷有个紧急情况,我们李家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成为朝廷提款机,如果我们不学会自保,不建立一套自己的保护之法,我们早晚会步那沈万三的后尘,难免被朝廷抄家灭门,当头一刀啊”

    李韬又拜道。

    李兴听后,心中也有些触动。

    想想这么多年自己如履薄冰,谨小慎微,一步一步将李家经营成如斯模样,个中滋味儿,个中利害,李兴自比李韬更为清楚。

    就说那知府方遂,哪年不是要收我们李家五十万两的孝敬银两。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知府而己。

    要是其他官吏,官员,甚至衙门里的衙役,官差,所需打点的银钱那就更多了。

    而大明对于这些商人巨贾,实际上并不算友好。

    自大明立国以来,被抄家灭门的富商。巨贾,可谓多如牛毛,不知凡几。

    看来李韬所言极是。

    虽然因为肥皂,铁水或许可以给李家带来巨大的财富,利润。

    但还是得设法自保才是,否则不知道哪天,大明的斩头刀就落在了李家之内。

    这李兴绝不能允许。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