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珏只看了一眼便惊为天人。
只能感叹这杜家百年来唯一的女丁,果然是非凡之相。
丹凤眼,俏峨眉,粉雕玉琢,灵气沛然,尤其是额心那朵莲花印记简直是传说中的仙人意象。
杜陵菲也好奇的看着对方,小眼里满是好奇。
想到自己一家老小都被人家管着,杜陵菲随即挤出一抹和善的笑容。
有句俗话说,破家的县令、落魄的知府,巴不巴结的两说,至少不能得罪了。这个说法在很多地方都是适用的。比如,有个秦县令突然被一个婴儿打招呼了。秦县令感到非常诧异,没想到这个婴儿能与他交流。但由于他听不懂婴语,所以还是询问了一下:“小家伙,你有什么事情要对我说吗?”婴儿只是开心地表示欢迎他来参加自己的满月宴。
秦县令取下腰间挂着的玉佩,并把它放在婴儿的襁褓里。然后对杜国海说:“你家这个孩子真可爱,我今天来也没有携带什么礼物。这枚玉佩就当作送给她玩耍。”杜国海忙推辞道:“大人,这太贵重了,实在不能接受。”秦县令笑着说:“没关系,我听说你们杜氏一族几代以来都没有女孩了。今天碰巧赶上她的满月宴,也算是缘分。按照年纪,她可以称我一声伯伯。你不要再推辞了。”杜国海听了只好表示感谢:“代我女儿谢过大人的厚爱!”
这时,旁边的公子突然拉了拉杜国海的衣角,问道:“我可以看看她吗?”杜国海微怔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当然可以!”他弯下腰把女儿托给公子。公子看着眼前这个五六岁的小孩,脸上肥肥的,不苟言笑。这时孩子好像有点惊讶地看着他。
公子又问:“我可以摸一摸她吗?”杜国海有些犹豫不决地看了看女儿和公子。最终他还是答应了:“好吧,但请小心点。”公子先是轻轻地触摸了一下孩子的脸,感觉还不错。然后又轻轻地摸了摸她额间红莲胎记,惊讶地说:“果然是真的!”随后他赞美道:“你长得真漂亮!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
婴儿只会发出“啊哦哦啊呀”的声音,笑得合不拢嘴。公子对这个漂亮的妹妹笑了笑,表示他很喜欢她。于是他取下脖子上的一枚通体血红的暖玉坠子,放在了孩子的襁褓里。他说:“这是我父母在我三岁时送给我的,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平安快乐地长大。”
“啊哦哦啊。“
(谢谢你了小家伙,这可是你的生日礼物,我可不能收)
秦钰看到那枚珍贵玉坠也感到非常惊讶。
但最终只是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似乎默认了这个礼物。
倒是杜国海想要将玉坠还回去,最终在公子坚持下,玉坠最终留了下来。此夜,杜家人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休息。
正好趁着休息的机会,他们商讨起了玉佩的事情。杜家都是普通百姓,往日里见过的最高官员就是衙门里的师爷比如秦大舅。却没想到,自己家孙女满月宴竟然邀请到县太爷前来赴宴。
县太爷和那位公子还赠送了两块看起来很珍贵的玉石,令杜家人十分惊讶,也倍感自豪。试问哪个家庭能请得到县令大人上门参加孩子满月宴,只有他们家的宝贝才能做到。
这是一份难得的福气啊!杜老头觉得这件事他可以一辈子夸耀。
杜家的孙女满月,县太爷赴宴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
那些与县太爷同桌共进晚餐的几位族老,更是欣喜非常。
每当有人问起来,他们都乐意细细诉说当天的盛况。
甚至连县太爷夹了几筷子哪道菜都记得清清楚楚。
你知道为什么那些已经年老抱不完自己孙子孙女的老人会记得这么清楚吗?因为能与县太爷同席吃饭对他们来说是多么荣幸啊。
满月之后不久,田地里的秧苗已经长到一尺多高。春耕正式开始。这个时候,杜陵菲觉得有必要改良家里的种子以期获得更高产量的稻谷。
但现在还没到时候,宝贝还是应该好好地喝奶、睡觉!经过十多天的忙碌,大人们终于把全部的秧苗都种到了田地里。
春耕也正式结束,此时已经到了五月初。气温开始回暖,宝贝也长大了一些。至少她不再被裹得紧紧的襁褓束缚,感觉真舒服。
六月底,当村头的狗伸出舌头气喘吁吁时,学堂里也放暑假了。杜家的孩子们完全解放自己。他们脱下学生装,只穿着简单的粗布衣或者破旧的短袄。他们每天聚在一起四处游玩。
他们去柳树林里去捕捉知了;上沙洲去捉蛐蛐;下河洗澡捉鱼和捡贝壳;上山打鸟和采摘蘑菇。
农家孩子的快乐很朴实而简单。哦对了,还有一种乐趣就是争着抱妹妹回家。但是妹妹只有一个,所以杜家的孩子常常为了抱她而争吵不休,给她带来很多烦恼。唉,这真是一份甜蜜的负责任啊!在哥哥们吵闹的时候,杜陵菲也迎来了自己的百日庆典。
杜陵菲现在虽然牙还没长齐,但已经当得起肤若凝脂,冰肌玉骨这八个字。
由于天气太热,所以身上只穿了个薄绫肚兜,合一条真丝开档。
远远一观,就像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可爱度简直拉到了满值。
由于满月酒办了个大的,所以这百日宴就一切从简,只请了家里些许人来参加。
这一边他们这才刚一落座,突然一个矫揉造作的刺耳女声就从外钻了进来:“哎呦喂,我在俺们那屯子里就说亲家发达了,一门全英才,娃娃们都去上了学。可不成想,亲家一发达,竟是将我们们这些穷亲戚全给忘了,孙女儿满月不派人说一声,这做百岁也不来请,是怕贫妇人来吃米吗?”
来人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子阴阳怪气,一屋子人当下一个个脸色便全阴沉下来。
胡氏一把将朱氏按了起来,她站了起来,语气不善:“哎呀,我当是谁,这不是大嫂吗?
今天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是朱氏的哥嫂,也就是她的外婆。
当年朱氏的大嫂罗氏,想要将朱氏卖给一个五爷,换取二十两银子。
一个十来岁的老人,竟然给人做了小妾。
好在朱叔叔拼死阻拦,更是利用朱氏家族的势力,才让罗氏无法得手。
然后,朱叔叔就看到了他们。
师兄向杜文喜学艺,于是拜托师兄与朱氏和好。
杜家虽然穷,但子孙后代都很周正,胡氏也不是那种拖泥带水的人。
当然,他们的家庭也不会太差。
杜文喜的师父在迎娶她的时候,并没有隐瞒她的情况,说她嫁人的时候,未必有嫁妆。
老胡氏立刻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
你是个好人,是真心想在我们家过一辈子的,没有嫁妆也就算了”。
朱氏,就这么被杜文喜给定下来了。
朱氏出嫁的那一天,罗氏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了出来隔着老远对着朱氏的花娇恶狠狠道:
“好好的大小姐不做,偏偏要嫁给一个乡巴佬,以后就别再回来了。
以后被那些可怜的亲戚欺负可别回来哭啼。”
朱氏擦了擦眼泪
“放心吧。从今天开始,我就不再是朱家的人了。
就算回来,我也不会进你那家院。”
当年的一番话,在他耳边回荡。
可今天,这罗氏……
他是自己找上门来的,胡氏会给他好脸色,那才是怪事。
这个朱氏的堂兄,自诩聪明,其实是个胆小如鼠的傻子。大家都叫他“猪蒙子”。
他的脸皮之厚令人瞠目,当他意识到杜家的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当即就改变了态度。
谄媚道:“老夫人,您就别往心里去了,贱内,嘴巴太毒了,说话也不利索,要是说错了,还望见谅。
你看,这都到了正午时分了,我们一路行来,可是连一滴水都没喝,你说是吧......”
有句话说的好,拿了东西,也不能给人家笑脸。既然朱大当家都这么说了,老胡氏也就没办法阻止了。
只是冷冷的看了二儿子一眼,吩咐道:“二哥,再拿一双筷子来!”
不多时,
罗氏则是和女子们一起坐在了一起。
他直接拿起筷子,开始夹肉,夹菜,每一盘都是翻了个底朝天,搅闹得别人都没法吃。
这一举动,让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女子,纷纷皱眉。朱氏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堪起来。
另一张桌子上,坐着朱大瞢子,还有他的爱子朱金宝。
这孩子从小就被爹娘惯得很,四五岁的半大小子,连筷子都不会用了,直接用手伸到菜盘里抓。
那肥硕的手上黑乎乎的洗都没洗过,还有鼻涕粘着,恶心的同桌人直想吐。